
😼🎻✳
此外,从圈内影响力较大的“群主”“大粉”确定网暴对象,到众人被鼓动骚扰被害者,整个“开盒”过程背后的人肉搜索耗时费力,显然不是普通网民能够独立完成的。要想快速确定网络账号背后的真人,甚至挖掘出手机号码、家庭住址和社会关系等细节信息,必然有掌握关键信息节点的“专业人士”参与其中。某些不法分子从网暴中看到“商机”,通过买卖个人信息,以及运用非法手段窃取个人隐私,整合形成“共享数据包”出售。有人可以“一言不合就开盒”,甚至把这当成吸引流量的法宝,正是因为他们有途径接触大量个人隐私信息。归根结底,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才是让频繁“开盒”变得可行的根本原因。
治理新型网暴需要新方法,各方共同努力必不可少。从源头上看,有关部门还需加大力度治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问题,持续打击各类非法收集、买卖个人隐私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。近期,由中央网信办领导开展的“清朗·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”专项行动,便重点整治对未成年人“开盒”行为,从严处置违规违法主体,以此防止未成年人陷入网络暴力的泥潭。
作为群体性行为,倘若大多数人不跟风“开盒”,网暴链条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斩断。广大网民应当增强法律意识,家长和学校也需要帮助未成年人认清参与“开盒”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。根据2023年9月“两高一部”发布的《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》,“开盒”触犯多项刑法条款,即使只是参与者,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如果涉及未成年人,还会违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》。网络世界瞬息万变,伤害他人的言语利剑难保有一天不会反噬自己。于情于理,自觉抵制“开盒”对网民都有利无害。
考虑到“开盒”行为发生在网络空间,各类网络社交平台有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力度,维护平台规范运行。一旦发现涉及个人隐私信息传播、私信通知异常变化等迹象,平台应及时介入,清理违规内容,处置违规账号,保护受害网民。理想的网络平台环境,既要保障网民的自由表达空间,也要保护每个个体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,尤其要对网暴设立红线。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也是治理“开盒”乱象的重要一环。
🐠(撰稿:叶纪香)第三轮启动,上海计划新增300个“美丽街区”,颜值温度都要
2025/11/13钱行锦🐡

日经225指数收复上周一以来所有跌幅,调整结束了吗?
2025/11/13严桦先🚉

未来5年新型城镇化在政务服务领域有这些新举措
2025/11/13怀蓉浩🤴

旅游消费活力释放 上市旅企半年报业绩亮眼
2025/11/13刘平蓝💣

湖南耒阳:万亩油菜花田里“赶大集”
2025/11/13苗伯馥🔥

特朗普称普京是一位优秀的谈判者
2025/11/12易弘佳😀

有没有一张照片,展现了猫猫很认真的样子?
2025/11/12房洋龙〽

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合集(7月)
2025/11/12柯莎斌t

特朗普马斯克化敌为友
2025/11/11何欢发z

乌克兰声东击西,大军已经杀进别尔哥罗德州,遭朝鲜导弹迎头痛击
2025/11/11潘雄辉🔼
